DB61∕T 1852-2024 国土空间规划基数转换数据规范(陕西省)
ID: |
4E4875381E9A407BAFD409600E7F00F9 |
文件大小(MB): |
0.89 |
页数: |
26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9/3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DB61/T 1852—2024,I,目 次,前 言 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数据内容和要素分类编码..2,5 数学基础.3,6 空间要素属性结构.4,7 非空间要素属性结构.10,8 数据质量控制.13,9 元数据14,附录A (规范性) 用地分类转换对照表15,附录B (规范性) 管理数据校正规则19,附录C (规范性) 国土空间功能结构统计口径20,参考文献 22,DB61/T 1852—2024,II,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陕西省自然资源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陕西省国土空间勘测规划院、特力惠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国地规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国土测绘工程院有限公司、西安大地测绘股份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朱小青、孙晓蓓、谭然、杨金虎、李丽、刘平立、郭文霞、徐博、陈曙光、孙,小玲、罗伟玲、李国正、张鸿辉、修福宇、张博、赵斌、李佳颖、邓南涛、王雅妮、甘敏、武蓉蓉、冯,永强、李彦宏、刘缤艳、齐丹宁、牛林科、雷普,本文件为首次发布,本文件由陕西省国土空间勘测规划院负责解释,联系信息:,单位:陕西省国土空间勘测规划院,电话:029-87851456,地址:西安市碑林区雁塔北路100号,邮箱:sxkgyghs@163.com,DB61/T 1852—2024,1,国土空间规划基数转换数据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国土空间规划基数转换数据内容和要素分类编码、数学基础、空间要素属性结构、非,空间要素属性结构、元数据的一般要求,描述了数据质量控制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基数转换数据的生成,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16820-2009 地图学术语,CH/T 1007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元数据,TD/T 1016 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标准,TD/T 1016-2007 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TD/T 1055-2019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基数转换basic data conversion,通过用地分类对应、归并、细分以及管理数据校正等方式,将2020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地类图斑数据,转换为基期年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基础数据的过程,3.2,标识码identification code,对某一要素个体进行唯一标识的代码,[来源:TD/T 1016-2007,3.4 标识码],3.3,矢量数据vector data,以坐标或有序坐标串表示的空间点、线、面等图形数据及与其相联系的有关属性数据的总称,[来源:GB/T 16820-2009,5.13 矢量数据],DB61/T 1852—2024,2,3.4,栅格数据raster data,将地理空间划分成按行、列规则排列的单元,且各单元带有不同“值”的数据集,[来源:GB/T 16820-2009,5.14 栅格数据],4 数据内容和要素分类编码,4.1 数据内容,基数转换数据内容包括空间要素和非空间要素。具体内容如下:,a) 空间要素是国土调查数据转换为规划基数过程中,用地分类转换(对应、归并、细分)和管理,数据校正产生的矢量数据,包括用地分类转换图层、各类管理数据转换图层和基期现状用地图,层。其中用地分类转换规则按照附录A 执行,管理数据校正规则按照附录B 执行;,b) 非空间要素包括基数转换表格要素、基数转换栅格图要素、基数转换文档要素和举证材料要素:,1) 基数转换表格要素:统计各用地类型规模及流量的汇总表,包括基数转换汇总表(全域)、,基数转换汇总表(城镇开发边界内)和国土空间功能结构表。国土空间功能结构统计口径,见附录C;,2) 基数转换栅格图要素:反映区域内各类要素图斑的位置、分布和数量情况的图件,包括基,数转换标示图和用地现状图,区域范围分为全域和中心城区;,3) 基数转换文档要素:描述分析区域内2020 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地类图斑数据情况、用地分,类转换情况、管理数据转换情况、基期现状用地情况和国土空间功能结构情况的文字报告;,4) 举证材料要素:管理数据转换合法来源和空间范围等证明资料,包括举证材料记录表,4.2 要素分类编码,4.2.1 要素编码规则,要素分类大类采用面分类法,小类以下采用线分类法。根据分类编码通用原则,依次按大类、小类、,一级类、二级类、三级类、四级类划分,分类代码采用十位数字层次码组成,其结构如下:,XX XX XX XX X X,大,类,码,小,类,码,一,级,类,要,素,码,二,级,类,要,素,码,三,级,类,要,素,码,四,级,类,要,素,码,a) 大类码为专业代码,设定为二位数字码,土地专业码为20;,b) 小类码为业务代码,设定为二位数字码,空位以0 补齐,国土空间规划的业务代码为90;,c) 一至四级类码为要素分类代码,一级类码为二位数字码、二级类码为二位数字码、三级类码为,一位数字码、四级类码为一位数字码,空位以0 补齐;,d) 各要素类中如含有“其他”类,则该类代码直接设为“9”或“99”,4.2.2 要素代码,DB61/T 1852—2024,3,基……
……